首页 > 财会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成本分解案例 上海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

车间领导和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业绩。过去,往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月度的生产情况,这显然不能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是成本和利润两大指标。如果心中无数,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过程各阶段进行控制和调整。该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来预测产品的成本和利润。 首先以主要生产环氧丙锭和丙乙醇产品的五车间为试点。按成本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系,把工资费用、附加费、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列作固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把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费用的其他要素作为变动成本(约占成本的65%),同时把水电费、蒸汽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除折旧以外)列作半变动成本,因为这些费用与产量无直接比例关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约占总成本的25%)。 按照1—5月的资料,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表2—4所示。

成本分解案例 上海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导和生会计人员用高低点法对半变动成本进行分解,结果是:单位变动成本为0.055 3万元,固定成本为-9.31万元。 固定成本是负数,显然是不对的。用回归分析法求解,单位变动成本为0.032 1万元,固定成本为1.28万元。 经验算发现,1—5月固定成本与预计数1.28万元相差很远(1月:1.675万元;2月:1.585万元;3月:0.230万元;4月:1.694万元;5月:0.354万元)。 会计人员感到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本案例摘自周亚力:《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案例》,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成本分解案例 上海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化工厂有一批货物需要临时储存在仓库中,该仓库同时储有黄磷和一些木箱,因存放地点狭小,需要挪动仓库中的一些铁架,摆放到另外一个地方。领导指派电焊工将一铁架割开,在切割过程中,火星溅到木箱上引起木箱着火。厂消防队的消防员立刻用水枪灭火,为了防止相邻的黄磷发生爆炸,厂领导要求同时对密封的黄磷桶进行喷淋降温。请指出以上案例中存在的错误做法和正确做法,并说明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案例:某化学试剂厂生产车间进行反应釜装甲苯作业,作业过程中发生强烈爆炸,继而猛烈燃烧近2h。现场作业的7人中5人当场死亡,2人严重烧伤。该厂装甲苯的操作方法是先将甲苯灌装在金属桶内,再将金属桶运到反应釜近旁,经塑料软管将甲苯从金属桶注入反应釜内。经分析,确认是装卸过程中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生产车间的()最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

A.金属桶

B.反应釜

C.塑料软管

D.气泵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李科长的烦恼)李平(女),某大学工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中型工业企业,在车间任技术员。李平工

(李科长的烦恼)李平(女),某大学工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一个中型工业企业,在车间任技术员。李平工作认真负责,一年后经厂领导同意,又考上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后研究生毕业,应原厂的要求,回来工作。该厂技术科科长前一年退休,技术科暂由王副科长负责。王副科长及其他技术员虽然资历较长,但均为本科以下学历。此时企业急需开发一批新产品,而李平的硕士毕业论文正是有关方面的课题,而且该厂的领导对其以前的工作也有良好的印象,于是,企业领导决定任命李平为技术科科长。正式任命之前,厂长告诉李平,要与科里的老同志搞好团结。她的工作是全面负责技术科的业务,重点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工作。该厂技术科目前有两个副科长,均为男性:王副科长56岁,中专毕业,建厂初期就进厂工作,已有30余年,对该厂的各项技术工作都十分熟悉,工作经验丰富,与现任各位厂领导关系都很好。由于其学历较低,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没有任命为正科长。夏副科长40岁,本科学历,10年前调入该厂,5年前曾参与当时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获得成功,其中部分产品成为目前该厂的主导产品,但考虑到其掌握的技术知识结构,与当前正在开发的新产品不适应,而且他与王副科长关系不太融洽,也没有被任命。技术科还有其他7名技术员,除一位是去年分配来的女大学生外,其余都是男性,年龄均在35—50岁之间。由于这批新产品的开发是相当复杂的工作,成功与否,对企业有重大的影响。所以,该厂成立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由一位副厂长任组长,李平科长任副组长,李平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小组成员还包括夏副科长、两名技术人员,销售科和供应科各一名副科长。李平感到自己虽然有较多的专业知识,但技术科的两位副科长和其他技术员都是自己的前辈,有较多的工作经验。因此,在分配工作任务、确定技术措施、进行产品设计等方面,李平都通过各种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共同商定。一段时间后,李平感到同事们提出的方案不是很好,但好的方案大家并不认真对待,往往有时还没有深入研究,大家就给予否定。王副科长会习惯性地向厂长汇报和研究有关全厂的技术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又与李平的建议相左,厂领导却并不明确表示支持谁,仅强调精诚团结。夏副科长对新产品开发已有一套自己的方案,但李平很清楚地知道那是不可行的,从其责任心来讲也是不能同意的,可又不好意思由自己直接来推翻,希望由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做出决议,但组长(分管副厂长)又不表态,其他成员更是无所适从。有时王、夏二人对科里的一些工作意见不一致,李平也感到十分为难。科里工作效率低,士气也不高,李平感到这个科长真是难当。请结合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有哪些?

2.案例中的技术科长一职通常采用哪种渠道选聘为宜?

3.你认为谁更胜任厂技术科科长的职务?

4.李平担任厂技术科科长的工作,怎样打开工作局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李先生今年35岁,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领导。他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小学,家里父母已上了年纪,但身体还算健康。李先生想贷款买一套面积大些的住房,以便改善家人的居住条件。说明本案例分析要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已知某厂生产的晶体管的寿命服从均值为100h的指数分布.现在从该厂的产品中随机地抽取64只.试求这64只晶体管

的寿命总和超过7000h的概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厂对某零件A的采购量非常大,且需用量稳定,该厂采用集中采购的组织形式,因某些原因,该厂计划由向多家订购改为向一家订购。根据报告期从甲、乙、丙、丁进货的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选择合适的单一供应单位。该厂采用多家采购的方法订购A零件,优点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厂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分别由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分步骤连续加工。第一步骤完工的A半
成品转入第二步骤加工成B半成品,B半成品再转入第三步骤加工成甲产成品。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该厂采用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2007年8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某厂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分别由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分步骤连续加工。第一步骤完工的A半成品转入第

要求: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陆续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 第一车间生产的
产品为A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为B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半成品仓库;第三车间从半成品仓库领出B半成品继续加工,元工后即为甲产品,全部交产成品仓库。该厂以生产的甲产品及其所经生产步骤的半成品(A、B两种半成品)为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成本计算单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即分为甲产品(第三车间)、B半成品(第二车间)和A半成品(第一车间)三个,并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设专栏组织核算。该厂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仓库,发出的B半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实际成本。 该厂各生产步骤(车间)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甲产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第三车间领用的半成品,也在各生产步骤生严开始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率分别为30%、50%和60%。 该厂6月份生产的有关记录如下: (1)有关产量资料如表l。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陆续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 第一车间生产的产品为A月初半成品仓库B半成品30件,实际总成本4800元。 (2)有关费用资料如表2。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陆续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 第一车间生产的产品为A要求: (1)计算完工甲产品成本。 (2)进行成本还原(各步骤半成品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所产半成品中各项成本项目的比重 还原),并简要评述成本还原的必要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化工厂委托一家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为本单位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这种情况下 保证该厂安全生产()

A.仍由该厂负责

B.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

C.主要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该厂承担相应责任

D.由双方在委托合同中约定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