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用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为什么需要严格控制水解条件中的加热时间?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用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为什么需要严格控制水解条件中的加热…”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加入盐酸和水后,在沸水浴中水解6h用()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完全。A.碘液B.硫

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加入盐酸和水后,在沸水浴中水解6h用()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A.碘液

B.硫代硫酸钠溶液

C.酚酞

D.氢氧化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酸水解法测定多淀粉植物性样品的淀粉含量时所得的结果与实际含量不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用生成Ca2<£¯sub>CO4<£¯sub>的重量法测定溶液中Ca2£«<£¯sup>含量时,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解效应

B.酸效应

C.盐效应

D.配位效应

E.同离子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时,将测定液放到沸水浴中加热,使淀粉糊化的目的是()。A.便于酶进

淀粉酶法测定粮食中淀粉含量时,将测定液放到沸水浴中加热,使淀粉糊化的目的是()。

A.便于酶进行水解

B.便于糖的析出

C.使酶的活性增加

D.使淀粉分子运动加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用碘量法测定用亚硝酸钠含量时,指示剂淀粉临近终点时才能加入,临近终点时的标志为()A.由黄转兰

用碘量法测定用亚硝酸钠含量时,指示剂淀粉临近终点时才能加入,临近终点时的标志为()

A.由黄转兰

B.由棕红转绿

C.由棕红转淡黄色

D.由棕红转无色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采用溴量法测定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加入定量过量溴滴定液

B.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C.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

D.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E.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淀粉的测定,一般加稀酸水解成葡萄糖,用斐林试剂还原糖法测糖,再乘以()。

A.0.8

B.0.98

C.0.95

D.0.9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用莫尔法测定溶液中C1_含量,()说法是错误的。

A.标准滴定溶液是AgNO3溶液

B.指示剂为络酸钾

C.AgC1的溶解度比Ag2Cr04的溶解度小,因而终点时Ag2Cr04(砖红色)转变为AgC1(白色)

D.n(C1-)=n(Ag+)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用直接电位法测定含氟牙膏中游离氟的含量时,需要加入溶液,如果在配制TISAB溶液时中忘记加柠檬

A.不变

B.偏高

C.偏低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亚硝酸钠法测定苯佐卡因含量时,加入溴化钾2g的作用是A.消除抗氧剂的干扰B.促进水解C.加快反应速

亚硝酸钠法测定苯佐卡因含量时,加入溴化钾2g的作用是

A.消除抗氧剂的干扰

B.促进水解

C.加快反应速度

D.达到变旋平衡

E.消除盐酸盐的干扰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加入2mL丙酮的作用是A.消除抗氧剂的干扰B.促进水解C.加快反应速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加入2mL丙酮的作用是

A.消除抗氧剂的干扰

B.促进水解

C.加快反应速度

D.达到变旋平衡

E.消除盐酸盐的干扰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