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现象是()

A.赋税繁重

B.朝政腐败

C.宦官当政

D.法律严苛

答案
收藏

B、朝政腐败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东汉顺帝末年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其意思是指东汉正直不阿的大臣李固被权臣梁冀害死后曝尸路边,而奸臣胡广等反而封侯爵。这首童谣反映的是当时()

A.政治腐败,官场黑暗

B.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C.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D.农民起义,推翻东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道教相传为()。

A.汉顺帝

B.张道陵

C.老子

D.孔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道教相传为()所创立。A.汉顺帝B.张道陵C.老子D.孔子

道教相传为()所创立。

A.汉顺帝

B.张道陵

C.老子

D.孔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汉顺帝时(125 年—144 年在位),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因杀掉外戚闫显势力被封侯。不久, 汉顺帝相继拜皇后的父亲梁商和兄长梁冀为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近 20 年。汉桓帝时(146 年~167 年在位)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诛杀梁冀及其亲党,结果宦官独揽朝政。对于东汉中 后期出现的上述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②上述现象的出现,加剧政治的腐败 ③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东汉的灭亡()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

A.童谣

B.儿童诗

C.绕口令

D.儿歌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拨道作业大方向直顺无漫弯的线路用()米弦量。其误差不超过允许范围。

A.5

B.10

C.15

D.3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拨正轨道后,轨道方向直线应远视顺直,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正线和到发线不得大于()m。
拨正轨道后,轨道方向直线应远视顺直,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正线和到发线不得大于()m。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龚遂担任渤海太守时,尽职尽责,功绩成效卓著显明,汉宣帝为此倍感欣慰

B.汉宣帝封赏了议曹王生,让他担任了丞,因此引得王城、胶东王假报政绩

C.文学卒史王生认为太守回答治理北海无盗贼的原因是在自我称誉表功

D.北海太守如王生所言回答汉武帝,果然被提升为水衡都尉,而王生也被任命为丞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脚夫调》是流传在陕西北部的一首()。

A.信天游

B.花儿

C.地花鼓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