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

D.李弟构成犯罪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哪些选项可以作为我行个人二手住房贷款业务的借款人()?

A.15岁的初中生李某

B.某有限责任公司

C.19岁的个体户陈某

D.22岁的单位职员赵某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李某是乙集团的大股东,占有集团股份的41.2%。李某伙同妹夫,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高价收购其妹夫所在甲公司的产品,其中差价二人平分,最终事情败露,2018年二人因经济犯罪被捕。根据上述材料,体现了三大公司治理中的()。

A.终极股东对于经理人的“隧道挖掘”问题

B.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C.终极股东对于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

D.经理人对于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行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或者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是()。

A.15岁的李某因追求刺激放火烧毁居民区房屋,造成大量财物被毁的

B.王某对犯罪分子抢劫其公文包的行为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的

C.刘某因紧急避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D.17岁的白某因一时冲动将同学梁某杀害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王某伙同杨某(在逃)窜至某发廊内,预付100元嫖资后分别与该店小姐宋某、李某发生性关系。王某在与宋某发生性关系的过程中,因王某不遵守诺言致双方发生争执,王某即殴打、持刀威胁宋某,并不让宋某穿衣服,称要的就是这种“证据”。随后,杨某先后向宋、李二人出示其随身携带贴着军装彩色照片、姓名为胡成的“客运总站”门前三包“执勤证”,谎称其二人系客运总站的派出所公安干警,要将宋、李二人及发廊老板带到派出所。宋某便用号码为8211175的小灵通手机与老板联系未果,后将手机放-色皮包内藏匿于席梦思床下。王某责令宋某将该包交出,并当面清点包内的物品有小灵通手机一部、现金500元。并令宋、李二人写保证,称保证发廊及皮包内所有物品丢失概与王、杨二人无关。后杨某与王某趁二小姐在写保证不备之机将宋某的皮包拿走,先后伺机逃离现场。后,王某打电话通知被害人宋某以1000元现金换取小灵通手机。结合犯罪概念、特征和刑罚的基本原则等理论分析王某构成何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春秋时,周成王灭古唐国后,将该地(今侯马地区)封给其弟叔虞,史称叔虞为()。

A.杨叔虞

B.周叔虞

C.李叔虞

D.唐叔虞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15岁)和乙(18岁),二人共同实施了盗窃犯罪和故意杀人犯罪。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李某经査患有严重疾病,需要马上入院医治,但其妻王某不同意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对此,李某可以()

A.请求法院分割共同财产

B.直接挪用二人共同存款支付医疗费用

C.将二人的房子擅自抵押贷款

D.偷偷转移刘某的个人存款支付医疗费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李某15岁时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第2年又犯盗窃罪,应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1年以后确有悔改表现可以适用假释。()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自然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赵某,9岁,系某小学学生

B.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

C.张某,13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

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