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计算机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率与()相等。

A.压力分率

B.体积分率

C.质量分率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率与()相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总压101.3kPa,温度30℃的条件下, SO2摩尔分率为0.3的混合气体与SO2摩尔分率为0.01的水溶液相接触,试问:

(1) 从液相分析SO2的传质方向;

(2) 从气相分析,其他条件不变,温度降到0℃时SO2的传质方向;

(3) 其他条件不变,从气相分析,总压提高到202.6kPa时SO2的传质方向,并计算以液相摩尔分率差及气相摩尔率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

查得在总压101.3kPa,温度0℃的条件下,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670kPa;查得在总压101.3kPa,温度30℃条件下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4850kPa;在总压202.6kPa,温度30℃条件下,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4850kPa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总压为100kPa、温度为30℃时,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气相传质系数kG=3.84×10-6 kmol/(m2·s·kPa),液相传质系数kL=1.83×10-4 m/s,假设此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测得液相溶质摩尔分率为0.05,其气相平衡分压为6.7kPa。求当塔内某截面上气、液组成分别为y=0.05,x=0.01时:

(1) 以(pA-pA*)、(cA*-cA)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及相应的传质速率、总传质系数;

(2) 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300标准m3/h,进塔气体中CO2含量为0.06(摩尔分率),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6倍,传质单元高度为0.8m。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1200X。要求CO2吸收率为95%,试求:

(1)吸收液组成及吸收剂流量;

(2)写出操作线方程;

(3)填料层高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用清水在一塔高为12m的填料塔内吸收空气中的丙酮蒸气,已知混合气体质量流速为0.668kg/(m2·s),混合气中含丙酮0.02(摩尔分率),水的质量流速为0.065kmol/(m2·s),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常数为1.77,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KYa=0.0231mol/(m3·s)。问丙酮的吸收率为98.8%时,该塔是否合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一塔高为4m填料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氨,入塔气体中含氨0.03(摩尔比),混合气体流率为0.028kmol/(m2·s), 清水流率为0.0573kmol/(m2·s)要求吸收率为98%,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与混合气体流率的0.7次方成正比。已知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0.8X,试求:

(1)当混合气体量增加20%时,吸收率不变,所需塔高。

(2)压力增加1倍时,吸收率不变,所需塔高。(设压力变化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不变)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分离含苯(摩尔分率,以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液15000㎏/h,塔顶馏出液中含苯为,塔底釜残液含苯。试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及组成,以摩尔流量和摩尔分率表示。(苯分子量78,甲苯分子量92)。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混合气体中的某组分单独存在,并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的温度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组分的分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已知进入净化工段的粗煤气压力3.6MPa,其中一氧化碳的摩尔分率20%,二氧化碳摩尔分率30%,氢气45%,硫化氢0.2%,其它均以惰性气体计,请计算出各组分的分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燃气中每个成分的单一摩尔数与燃气总摩尔数的()成为摩尔分率。

A.比值

B.乘积

C.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今拟在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中,将含甲醇35%、水65%(摩尔分率,下同)的混合液加以分离。要求馏出液含甲醇95%。釜液含甲醇不超过2%。已知泡点回流,并选取回流比为2.5,料液入塔温度为40℃。试求此情况下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和加料线方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混合气与溶液接触,已知该物系的平衡方程为ye=1.0x,当溶液中溶质含量为0.04(摩尔分率,下同),气相中溶质含量为0.05,该过程为()。

A.吸收

B.解吸

C.平衡

D.无法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