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属于地下水评价Ⅱ类项目场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的有()

A.提出防治地下水超采措施

B.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

C.监测地下水水位变化

D.建立应对相关环境地质问题的应急预案

答案
收藏

B、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

解析:11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11.1基本要求 11.1.1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的原则确定。 11.1.2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Ⅰ类、Ⅱ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各自的特点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在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11.1.3改、扩建项目还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 11.1.4给出各项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列表明确各项目具体措施的投资估算,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11.2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对策 11.2.1Ⅰ类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对策 Ⅰ类建设项目场地污染防治对策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a)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提出实施清洁生产及各类废物循环利用的具体方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出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应采取的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b)分区防治措施。结合建设项目各生产设备、管廊或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的布局,根据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的各种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物料和产品的泄漏(含跑、冒、滴、漏)量及其他各类污染物的性质、产生量和排放量,划分污染防治区,提出不同区域的地面防渗方案,给出具体的防渗材料及防渗标准要求,建立防渗设施的检漏系统。 c)地下水污染控制。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地下水监测计划应包括监测孔位置、孔深、监测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等。 d)风险事故应急响应。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明确风险事故状态下应采取的封闭、截流等措施,提出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扩散和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具体方案。 11.2.2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 a)以均衡开采为原则,提出防治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以及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 b)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并根据项目建设所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 c)针对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其他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应对预案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属于地下水评价Ⅱ类项目场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的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II类建设项目应重点依据地下水流场变化,评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6

A.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B.建设项目污染源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

C.地下水水位(水头)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D.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

A.包气带防污性能

B.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C.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D.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对于一、二级评价的改、扩建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现状调查,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污染现状调查。

A.含水层

B.隔水层

C.包气带

D.补水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

A.获取水文地质资料

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

C.评价地下水质量

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干作业成孔孔灌注桩,最适用于以下哪类水文地质情况?()

A.地下水位较高的砂土地层

B.无地下水的砂土地层

C.地下水位较高的粘土地层

D.无地下水的粘土地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选项的描述是错误的?()

A.地层岩性是地下水赋存、运动的介质

B.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运移和富集有着控制性的影响

C.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条件和关系,对评价地下水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D.地植物即水文地质指示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下水等,应有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

A.调查内容

B.评价项目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地与室外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土地利用,室外环境,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A.场地安全

B.建筑日照

C.项目选址

D.绿化用地设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水文地质条件概化是指根据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对边界性质、介质特征、水流特征和补径排等条件进行概化()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场地修复环境监理项目要求专业机构至少应配备1名环保类高工及3年以上场地调查、修复、监理、评估等经验的总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岩土工程问题分析与评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

B.地下水作用

C.持力层和基础形式选择

D.地震效应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