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计算机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初次感染患者,发病后3~5天可检出IgM 抗体,发病2周后达到高峰,可维持2~3月;发病1周后可检出 IgG 抗体,维持数年甚至终生()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初次感染患者,发病后3~5天可检出IgM 抗体,发病2周后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HEV致病性,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人感染HEV后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成人中多见临床型。

B. HEV传播途径与甲型肝炎相似,同为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且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C. 潜伏期为10天~60天,多数患者于发病后6周即好转并痊愈,不发展成为慢性肝炎。

D. 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初的病人粪便排毒量最大,粪便中HEV检出率最高。

E. 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可高达10%~20%,但病死率高低与其患戊肝时妊娠期的早晚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基孔肯雅热一般情况下,在发病后第()天出现IgM抗体,第()天多数患者呈阳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新冠肺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后()开始出现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倍及以上增高

A.3-5天后 4倍

B.1-2天后 4倍

C.5-7天后 2倍

D.3-5天后 2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IgM(±)、IgG(-)的意义:初次感染载量极低并处于早期,尚未产生IgG。低危患者怀疑有嗜异性抗体或类风湿因子干扰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HIN1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传播与飞沫传播隔离,隔离至发病后()

A.1周

B.3天

C.5天

D.2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传染性较强.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5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阴性,IgM抗体弱阳性,IgG抗体阴性,如何解读()

A.近期曾感染2019-nCoV并处于恢复期

B.初次感染载量极低的2019-nCoV并处于早期,病毒载量低于核酸检测下限,机体产生少量IgM抗体,而尚未产生IgG抗体

C.由于患者自身类风湿因子阳性引起的IgM假阳性

D.可能既往感染2019-nCoV,但已恢复或体内病毒被清除

E.可能处于2019-nCoV感染中晚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流感传染性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感患者发病后的第24-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

B.抗病毒治疗48小时内

C.人群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

D.较高比例的隐性传染者参与传播

E.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严重者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感染中毒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关于新冠肺炎抗体解读正确的是()

A.核酸结果阴性,lgM(+)、lgG(-),疑为急性期感染,需间隔一周再次检测抗体

B.抗体检测不存在窗口期

C.抗体的动态变化,更能反映感染进程

D.IgM和IgG抗体对早期新冠病毒的检测仍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E.核酸检测较血清学监测的优势在于缩短了感染检出窗口期,可及早发现感染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后3-5天后开始出现阳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后的3-5天开始出现阳性()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