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成考(高升专/本)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单 纯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我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单 纯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我相信,每一个精神上的伟人在本质上都是直接面对宇宙的。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只是 宇宙的儿童,这种认识深藏于他的心灵的核心之中,从根本上使他的心灵永葆儿童的单纯。

另一方面,他对宇宙的永恒本质充满精神渴望,在这种渴望的支配下,他本能地为一切精神 事物所吸引,使他的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他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算 计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这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人性的单纯来自自然。有两种人性的单纯,分别与两种自然相对应。第一种是原始的 单纯,与原始的物质性的自然相对应。儿童的生命刚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未开化人仍 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原始的单纯。第二种是超越的单纯,与超越 的精神性的自然相对应。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

在两种自然之间,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社会的作用一方面使 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会组织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往往在失去了 原始的单纯之后,却不能获得超越的单纯。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的生活。但是,也没 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 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第 11 题 从文中看,“心的境界”有哪几种?(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单 纯 对于心的境界…”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A.清楚传统文化库存并能很好地守护

B.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承手段

C.指引文化传承道路,纠正传承偏误

D.熟悉文化遗产且能指点人们去学习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3.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滋生

B.考查

C.而且

D.急功近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B.翻天覆地 有条不紊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C.前所未有 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15.下列不属于5G能给文化产业带来变化的一项是()

A.5G能带来媒介生态的革命性变化

B.5G将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C.5G增强了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D.5G更利于文化资源的传播和共享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A.举报是正常地行使监督权,举报者行使的是公民对公共领域或公权力的监督

B.举报者一般为捍卫自身的相关权益,与被举报者为普通的人际关系

C.举报一般涉及的是公共领域,如作为公共人物的央视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门事件

D.被举报者的行为一般早已违法,如不久前被挖出的娱乐明何炅吃空饷事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一人专心致志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惟/弈秋之为听

D.使/弈秋/诲/二人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B.材料一

C.

D.材料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11至15题的练习。11.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多项选择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挥洒自如

B.无论

C.陈词滥调

D.扼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竹 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注】①郑燮:号板桥,清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2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竹诗。全诗语言质补,极力赞颂了竹的柔美特点

B.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C.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D.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已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