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

A.血缘

B.品德

C.门第

D.才学

答案
收藏

D、才学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诗》为汉代传习的《诗经》四家诗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鲁诗》《韩诗》《毛诗》

B.射策是汉代选士之法,主试者将问题写在策上,受试人选取作答。中甲科者可为郎中

C.茂才在文中的含义与科举考试时的秀才相同,都指优秀人才,明清则用来称呼举人

D.左冯翊,既是官名,也是管辖的政区名,汉代与京兆尹、右扶风一起合称为三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语文老师夸奖小青作文写得好,还让她当堂朗诵,鼓励她要好好写作。这坚定了小青长大后要当作家的梦想。于是,她经常请教语文老师有关写作的问题,课下积极写作投稿,文章先后在刊物上发表。这说明()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能够展现优势和才华②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总是积极的③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④青春期的情绪反应强烈,富有激情、热情,但也容易走向闭锁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小寨乡是远近闻名的()之乡,这里的村民最爱说的一段顺口溜是:“一路樱桃一路人,小桥流水两岸青,鲜菜美果任你挑,庭园美味由你选,品了一样乐一样,车水马龙繁村庄,农民钱儿兜里装。”。

A.苹果

B.西瓜

C.草莓

D.樱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据统计:武则天时期,有67人为宰相,其中科举出身者20人,比例占30%;唐玄宗时期有26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2人,比例近50%;安史之乱后,有185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16人,比例近70%,进士为相者107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6O%。这说明()①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据统计:武则天时期,有67人为宰相,其中科举出身者20人,比例占3O%;唐玄宗时期有26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2人,比例近5O%;安史之乱后,有185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16人,比例近7O%,进士为相者107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6O%。这说明()①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 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 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唐太宗()

A.选用廉吏,不避亲仇

B.科举选官,咸尽其才

C.轻徭薄赋,宽仁慎刑

D.对北方民族,爱之如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

A.科举选才标准变化

B.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地方行政权力逐步扩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梁书》卷二《武帝下》中记载:“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这反映了当时()

A.士族贵族被打压

B.科举考试制度已经成熟

C.人才选拔注重真才实学

D.科举考试录取条件宽松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魏征认为:“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乱代惟求其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由材料可知,魏征的选“人”标准是()

A.才行俱兼

B.家世背景

C.知人善用

D.科举考试成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隋朝初年,废除了地方长官辟举本地士人担任官吏的陋习,明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进行考核;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连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这说明()

A.科举选官制度由此初步形成

B.门阀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C.本地人不适合担任本地官员

D.君主专制逐步得到强化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