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美国科学家通过向老鼠胚胎注入某种基因,培育出了体能超群的“超级老鼠”。这种“超级老鼠”长跑数小时而不知疲倦,堪与最优势的的运动员媲美。注入该基因在改造老鼠性状上所起的直接作用是()

A.加强运动神经的兴奋

B.增大对肌肉的血液供应

C.控制有关酶的合成

D.促进ATP的生成

答案
收藏

C、控制有关酶的合成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美国科学家通过向老鼠胚胎注入某种基因,培育出了体能超群的“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界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界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做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下列对一氧化碳医学作用的解释,最准确的一组是()

A.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是协助-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

B.身体组织在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体内需要一定的一氧化碳。

C.科学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一氧化碳虽然是-种有毒气体,但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排斥反应。

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的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

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

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D.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了产生在肺叶中的血块。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控制着人类各种能力的性状,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的基因,它的功能就是负责调节我们每晚所需要的睡眠量。

A.DEC2

B.DEC1

C.DEC3

D.DEC4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基因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9:3:3:1

B.3:3:1:1

C.4:2:2:1

D.1:1:1:1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三位美国科学家分离出一个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基因,解释了生命内部“生物钟”的工作原理,并因此获得了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物钟”现象其实是一种节律行为,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节律行为的是()

A.金蝉脱壳

B.蜘蛛结网

C.金鸡报晓

D.孔雀开屏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英国科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这一方法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等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通过基因定点突变,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改造后的干扰素比天然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此项技术属于()

A.蛋白质工程

B.细胞工程

C.胚胎工程

D.生态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大肠杆菌产生人的胰岛素。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胰岛素基因可以用人工方法合成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表达

C.NA连接酶和限制酶都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D.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生的黏性末端一定不能互补配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细胞自噬,即细胞可以通过相关的细胞器清除自身内部的某些变性大分子,或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自噬所需水解酶在溶酶体中合成

B.细胞自噬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

C.细胞自噬过程会发生在个体的胚胎发育阶段

D.提高细胞自噬能力可治疗某些变性蛋白在细胞中堆积所引起的疾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对许多环境学家来说,植物的灭绝(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农作物种类不断增加的基因一致性)是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必须采取行动来阻止野生可食植物及不再耕种的可食植物的减少。否则,基因多样性的缺乏可能引起主要农作物的一大部分在一夜之间被毁掉。例如,在1970年,南方的叶菌病毁坏了大约20%的美国玉米作物,在该疾病所到之处只剩下很少的几种玉米未受影响。从上段可推知以下哪个选项?

A.某种植物疾病的易感染性是由基因决定的。

B.美国种植的80%的玉米对南方叶菌病有抵抗力。

C.野生可食植物的灭绝几乎总是可以追溯到毁灭性的植物疾病这一原因。

D.植物培养者致力于研究可抵抗植物疾病的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一头转入了赖氨酸基因的转基因牛,从其乳汁中可获得大量的赖氨酸。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题中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可以是XX,也可以是XY

B.将赖氨酸基因导入牛的卵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也能形成转基因牛

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赖氨酸,是因为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才有赖氨酸基因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大量的赖氨酸,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