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

A.角山遗址

B. 吴城遗址

C. 大洋洲遗址

D. 铜岭遗址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A. …”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是

A.仙人洞遗址

B. 吊桶环遗址

C. 角山遗址

D. 吴城遗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工艺专著。其中总结工艺制作的原则有“天有时,(),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至今具有指导意义。
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工艺专著。其中总结工艺制作的原则有“天有时,(),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至今具有指导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我国最早的一部《安全生产法》是()年制定的,从那时至今已经已经进行了数次修

A.1999 年

B.2002 年

C.2014 年

D.2016 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我国至今一直沿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汉朝

D.西周、秦朝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

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和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于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政府已开始向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

从此,不但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流通了两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也寿终正寝。

问题:试论述货币发展演变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年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新舟60飞机成功销往津巴布韦,至今已累计获得订单137架,其中海外87架,15家已经交付并投入运营。

A.2000

B.2002

C.2004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A.阶级分化的出现

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

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标志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