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苷经酸水解后有机溶剂层的薄层色谱可检识()

A.糖的种类

B.苷元的种类

C.苷的分子量

D.单糖间连接位置

E.苷键的构型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苷经酸水解后有机溶剂层的薄层色谱可检识()A.糖的种类B.苷…”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用薄层色谱检识中药化学成分时,在紫外光下可显蓝色荧光的化合物类型是()。

A.二萜

B.三萜

C.多糖

D.香豆素

E.胆汁酸(2016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酸水解苷类化合物时,可在酸溶液中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从而获得真正的苷元,这种方法称为两相酸水解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合物较好地展开,且被分离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选择的展开方式为()

A.径向展开

B.上行展开

C.双向二次展开

D.单向二次展开

E.下行展开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水解后能生成没食子酸和糖或多元醇的是()

A.可水解鞣质低聚体

B.-苷鞣质

C.没食子鞣质

D.咖啡鞣质

E.逆没食子鞣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一种中草药经75%的乙醇提取,回收乙醇的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得到一淡黄色结晶:m.P.
178~182℃(分解),某一种中草药经75%的乙醇提取,回收乙醇的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得到一淡黄色结晶-211.9°(C2H5OH),微溶于乙醇,经生物活性检测,其为该中草药治疗慢性气管炎的有效成分。

Mg-HCl反应显橙红色,ZrOCl2反应显黄色,加枸橼酸后黄色褪去,Molisch反应显紫红色;MS:448(M+);IR cm-1:3292,1667,1660,1500;U某一种中草药经75%的乙醇提取,回收乙醇的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得到一淡黄色结晶nm(logε):255(4.43),350(4.30)。

样品33mg,用2%硫酸水解得浅黄结晶21mg(苷元),水解液经处理进行纸色谱并与标准糖比较,证明有鼠李糖,1H-NMR波谱示鼠李糖端基H信号:δ5.50(1H,d,J=2Hz)。

苷元m.P.314℃(分解),Mg-HCl实验显红色,ZrOCl2试剂显黄色,加枸橼酸试剂黄色不褪,Molisch实验阴性。

MS:302(M+);U某一种中草药经75%的乙醇提取,回收乙醇的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得到一淡黄色结晶nm(logε):256(4.21),371(4.16)。

加NaOMe(5分钟) Ⅰ、Ⅱ峰分裂

加NaOAc 277,387

加NaOAc/H3BO3259,385

加AlCl3270,450

加AlCl3/HCl 265,425

1H-NMR:δ 6.2(d,1H,J=2.5Hz),6.5(d,1H,J=2.5Hz),6.9(d,1H,J=8.5Hz),7.6(d,1H,J=2.5Hz),7.8(dd,1H,J=2.5HZ,8.5Hz)。

试写出结构式及解析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异羟肟酸铁反应常用来检识下列哪类化学成分()

A.生物碱

B.醌类

C.三萜皂苷

D.香豆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挥发油薄层色谱展开后,首选显色剂是( )。

A.三氯化铁试剂

B.香草醛浓硫酸

C.高锰酸钾溶液

D.异羟肟酸铁试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薄层层析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浓缩、薄层分离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色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化合物A,黄色结晶粉末,mp206℃,HCl-Mg反应(+),FeCl3反应(+),Molisch反应(+),酸水解后纸色谱检测只检测出D-葡

化合物A,黄色结晶粉末,mp206℃,HCl-Mg反应(),FeCl3反应(),Molisch反应(),酸水解后纸色谱检测只检测出D-葡萄糖。

UVλnm CH3OH 254,267(sh),349;

NaOMe 268,395;

AlCl3273,298(sh),330(sh),425;

AlCl3/HCl 270,296(sh),360,385;

NaOAc 257,405;

NaOAc/H3BO3258,371。

IRmax(KBr)cm-1数据如下:3500~3130,2800,1650,1580,1480。

FAB-MS(m/z):[M+]610,448,286。

1H-NMR(DMSO-d6,TMS,400MHz)δ:12.93(1H,br.S),10.21(1H,br.S),9.80(1H,br.s),7.20(1H,dd,J=8.0Hz,2.0Hz),7.40(1H,d,J=2.0Hz),6.90(1H,d,J=8.0Hz),6.80(1H,d,J=2.1Hz),6.70(1H,s),6.50(1H,d,J=2.1Hz),5.20(1H,d,J=7.0Hz),4.50(1H,d,J=7.8Hz),3.3~3.8(约12H,m)。

13C-NMR(DMSO-d6,TMS,100MHz)δ:181.9,164.6,162.8,161.6,156.9,150.6,146.1,133.6,121.1,119.3,116.1,113.4,105.4,103.3,99.7,95.1。

两组葡萄糖碳信号如下:

No. Glc 1NO. Glc 2
1 98.5

2 82.7

3 75.7

4 69.6

5 76.9

6 60.6

1 104.6

2 74.7

3 76.2

4 69.2

5 76.9

6 60.0

(1)推导该化合物的正确结构,并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

(2)对碳氢信号加以归属;

(3)糖部分用Haworth式表示,并写出稳定构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经薄层色谱分离后样品的斑点中心的位置在起始线与前沿线中间,其Rf是()。

A.0.25

B.0.50

C.0.75

D.1.00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