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计算机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已知A点高程HA=100.905m,现从A点起进行A—1—2的往返水准测量。往测高差分别为hA1=0.905m,h12=-1.235m;返测高差h21=1.245m,h1A=-0.900m,试求1、2两点的高程。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已知A点高程HA=100.905m,现从A点起进行A—1—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已知A点高程HA=72.445M,高差HBA=2.324没,则B点的高程HB为()。

A.74.769M

B.70.121M

C.-74.769M

D.-70.121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设在A、B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往测得hAB=+0.004m,返测得hBA=-0.006m,已知A点的高程HA=417.482m,则B点的高程为()m。

A.417.485

B.417.484

C.417.487

D.417.489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如下图所示为一附合水准路线等外水准测量成果示意图,BMA、BMB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分别为HA=49.700m,HB=46.**0m,**代表你学号的末2位(例如,你学号末2位为23,则HB=46.230m),各测段的高差(m)和路线长度(km)分别标注在路..

如下图所示为一附合水准路线等外水准测量成果示意图,BMA、BMB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分别为HA=49.700m,HB=46.**0m,**代表你学号的末2位(例如,你学号末2位为23,则HB=46.230m),各测段的高差(m)和路线长度(km)分别标注在路线的上方和下方,求待测点1、2、3的高程(精确到mm)。点号 距离(km) 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BMA 49.700 1 2 3 BMB Σ 辅助计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若A点的高程为HA,AB两点的高差为hAB,则B点的高程为HA+hAB。()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的高程HA=48.66m,B点的高程HB=55.95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121.50m,两点间的地面坡度i=()。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已知AB两点的高程HA=92m,HB=94.20m,在图上量取AB两点的距离为2cm,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则直线AB的坡度为()。

A.22%

B.2.2%

C.-22%

D.-2.2%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设地面有A、B两点,A点高程HA= 33.864米,BA的高差HBA=-0.694米,则HB等于()米。

A.33.170米

B. 34.558米

C.- 33.176米

D.- 34.558米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已知B点高程为241.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m,则A点高程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已知B点高程为241000.m,AB点间的高差hAB=+1.000m,则A点高程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 测意为由()来求算未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 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

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

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

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由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经过各待定高程水准点后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