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考研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A.正强化B.负强化 C.

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正强化B.负强化

C.正惩罚D.负惩罚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相关的问题
第1题
50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你是否曾经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或维护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被迫做出选择和牺牲或过早的承担起家庭责任()

A.被迫选择

B.牺牲自我

C.过早承担家庭责任

D.无上述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下列合同中,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的是()

A.11周岁的小学生甲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一本故事书

B.田某将一瓶假“茅台”酒作为真“茅台”酒与王某订立的买卖合同

C.8周岁的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擅自接受老师赠与的一支钢笔

D.李某将王某交给他保管的一台电视机擅自卖给刘某而订立的买卖合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 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开了谜底。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的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了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没有了来自家庭和考试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面对父母的唠叨时,你大声斥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小学生小杰和小涛在学校发生打斗,在场老师陈某未予制止。小杰踢中小涛腹部,致其脾脏破裂。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陈某未尽职责义务,应由陈某承担赔偿责任

B.小杰父母的监护责任已转移到学校,应由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和小杰父母均有过错,应由学校和小杰父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2019年)

A.王某,7周岁,小学生,已参与拍摄电视剧两部,获酬3000元

B.李某,18 周岁,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有父母承担

C.刘某,16周岁,网店店主,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全部生活来源

D.张某,20周岁,待业人员,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2019年)

A.王某,7周岁,小学生,已参与拍摄电视剧两部,获酬3000元

B.李某,18周岁,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由父母负担

C.刘某,16周岁,网店店主,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全部生活来源

D.张某,20周岁,待业人员,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父母累。”为了构建和谐家庭,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①努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②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父母;③多与家庭成员交流、沟通,为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出力;④体谅父母赚钱不易,放弃学业回家帮助父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