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职称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船拳发端于吴越春秋,形成于明清,是江浙一带传统拳术,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船拳发端于吴越春秋,形成于明清,是江浙一带传统拳术,也是我国…”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代

C.晋代

D.南北朝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认为人的全部行为发端于两点,一是内在的价值追求,二是行为规范。

A.心理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管理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所记载的越女论剑,理论深奥,论述精辟,至今不失光彩。

A.《汉书》

B.《记效新书》

C.《吕氏春秋》

D.《吴越春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右脚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双臂上架,左臂在外;起左脚弹踢;左脚落步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变掌向前砍击与颈部同高,左拳收于腰际,拳心向上,目视前方。上述叙述是擒敌拳哪一栋的动作要领。()

A.缠腕冲拳

B.上架弹砍

C.接腿涮摔

D.横踢鞭打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四柱清册结算法出现于我国的()。A.西周B.唐代C.宋代D.明清时代

四柱清册结算法出现于我国的()。

A.西周

B.唐代

C.宋代

D.明清时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船公司因业务需要,欲将1艘原设计航行于连云港至宁波间的集装箱班轮(2007年3月建造完工)的航线

某船公司因业务需要,欲将1艘原设计航行于连云港至宁波间的集装箱班轮(2007年3月建造完工)的航线延伸至海口,则该船应申请:

A.初次检验

B.附加检验

C.换证检验

D.特别定期检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下关于集装箱运输垃圾效率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较于垃圾车、垃圾船,集装箱装载垃圾量更大

B.装载垃圾量巨大,使得集装箱运输垃圾效率相对较高

C.垃圾压缩,垃圾量减少25%,这使得集装箱装入更多的垃圾

D.集装箱装载垃圾时有一个垃圾压缩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

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日: “丞慢我。”履日:

“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日:“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日:“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日:“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

(《明史·循吏传》)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查看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吹泥船在船舷的一侧安装有吸泥管和吸泥头以及冲水管等吸泥装置,依靠船上的泥泵,从靠泊于舷旁
泥驳中将其所载的泥浆吸入,再经吹泥船的另一侧排泥管系将其吹送至吹填区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建筑领域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于2009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判断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试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材料二: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41页。

材料三: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392-5393页。

(1)解释材料一中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 传胪”。

(2)依据材料一,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