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国际内审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由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电子元件为()。

A.晶体管

B.电阻

C.电感

D.电容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由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电子元件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发明的操作系统为()。

A.Unix

B.Linux

C.Windows

D.MacOSX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事故树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从事空间项目研究而提出来的。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电器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B.贝尔C.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电器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

B.贝尔

C.马可尼

D.赫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 】A.爱迪生 B.法拉第 C.贝尔 D.赫兹

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 】

A.爱迪生

B.法拉第

C.贝尔

D.赫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发现磁铁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B.法拉第C.贝尔D.赫兹

发现磁铁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

B.法拉第

C.贝尔

D.赫兹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微波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是1965年以来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的具有热辐射谱的背景辐射,温度约3K(即绝对温度3度)。上世纪40年代末,美籍俄国物理学家盖莫夫、美国天文学家阿尔弗等提出并发展了“大爆炸宇宙论”。他们预言,以100多亿年前的那次“大爆炸”肇始的宇宙,冷却到今天,应处处充满温度是绝对几度的“背景辐射”。60年代初,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彭齐亚和威尔逊为了改进与卫星的通讯,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接收天线系统,1964年,他们在测量“银晕”(银河系外围由稀疏分布的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球形区域)气体的射电强度时,发现存在着无法消除的背景辐射,它在7.35厘米处的微波噪音与3.5K的黑体辐射相当。这种背景辐射的各向同性程度极高,所以它必定来自整个天空,而不可能源自某个孤立的物体。1965年,他们又把辐射温度订正为2.7K,并在当年7月把这个发现公之于世。这就称为3K微波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黑体辐射谱”。只有当辐射和物质之间进行充分的相互作用,黑体谱才能形成。现今宇宙间的物质的密度极低,它们和辐射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必定起源于很久以前。微波背景辐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高度各向同性:在天空的各个方向上,辐射强度的差异不超过千分之三。这说明在如今相距极远的诸天区之间,早先存在过导致辐射的均匀化的相互联系。以上特征都和宇宙不断膨胀由热变冷的大爆炸理论作出的预言相吻合。所以人们认为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是对大爆炸宇宙论的有力支持。它是20世纪天文学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为此,两位发现者同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励。按照本文,微波背景辐射的准确温度应该是:

A.3K

B.2.7K

C.3.5K

D.7.35cm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汉代发明地动仪的科学家是 【 】

A.张衡

B.张仲景

C.郭守敬

D.马钧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科学家的发明、工程师的设计、作家的人物塑造等活动都需要想像,这体现了想像的()

A.补充功能

B.代替功能

C.预见功能

D.选择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认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物质结构研究的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物质世界,是如何由各自独特的微观粒子在不同层次上构成的;千差万别的物质性质是如何由它的微观结构所决定的。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突破。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人们逐渐弄清了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围绕着它作高速旋转的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虽然只有原子体积的十万亿分之一,但这种小小的原子核又是由中子、质子组成。在20世纪60年代,高能物理实验又发现了许多与质子、中子有强相互作用的新粒子,这些新粒子以及中子、质子、介子等统称强子。高能物理实验表明,强子也有结构,理论物理认为夸克是构成强子的下一层次粒子。理论物理学家把在夸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为胶子。果然不出所料,这种胶子1979年被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发现,又一次证明了理论物理的正确。1979年基于基础理论,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做出弱电中的三个中间玻色子W-、W+、Z0的预言,从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奖。1983年上半年在日内瓦的质子——反质子对撞机上找到了它们,实验值与理论预期值也高度符合。目前,物质结构理论正面临第四次突破。开头部分加点的“它”所指代的是哪一项:

A.各自独特的微观粒子

B.千差万别的物质

C.千差万别的物质性质

D.微观粒子和物质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支持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不是来自天文观测,而是来自无线电研究。 搞无线电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提

支持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不是来自天文观测,而是来自无线电研究。

搞无线电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长期致力于消除各种噪声的研究。1965年5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位科研人员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利用一架卫星通信用的喇叭形天线,来查清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这就要测量天空的有效噪声温度。无线电工程师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温度来标记噪声的程度。例如地面温度为300K(相当于26.85℃)时,它在无线电接收系统(如天线)中会造成20~30K的噪声,这20~30K就是度量噪声的“噪声温度”。

最初,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天空有效噪声温度是6.7K,扣除大气吸收、地面噪声等方面的影响后,最后得到了3.5K的剩余。在此后一年测量中,无论他们如何改进仪器,仔细操作,都不能消除这个剩余的噪声温度。他们还发现,这个消除不掉的噪声是各向同性的,不论他们把天线对准太空中的哪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同样温度的噪声,而且一年四季都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3.5K的宇宙噪声的呢?正当这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对此现象迷惑不解时,彭齐亚斯有一次无意中了解到,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迪克等人写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根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在大爆炸后应当留下余热一一辐射遗迹。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屋里生起火炉取暧,即使火炉熄灭了,屋里仍会因为火炉的余热而温暖一段时间。只是大爆炸产生的辐射当初处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它的波长发生了红移,落到了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微波波段上。所以,时至今日大爆炸应当留下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于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赶紧向迪克等发出邀请,请他们到贝尔实验室访问。在经过一系列相互访问和深入研讨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确信,他们所发现的这种消除不掉的微波噪声,正是迪克的研究组根据大爆炸理论所预言并准备寻找的“辐射遗迹”。这是一种宇宙背景辐射,它们蔓延分布在整个宇宙的每个角落。他们俩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并使宇宙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因此而共享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面有关“噪声温度”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噪声温度”是用来度量噪声的。

B.“噪声温度”是指由于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

C.“噪声温度”既用来度量温度又用来度量噪声。20~30K的噪声,又指20~30K温度。

D.用温度来标记噪声的程度称作“噪声温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