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根据违约风险变动的绝对值。(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各项关于金融工具减值的会计处理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

B.金融工具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C.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D.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将未来12个月内与其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企业可以用未来()月内发生违约风险的变化作为整个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变化的合理估计,以确定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是否已显著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对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尚无客观减值证据的金融工具,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确认损失准备,但仍根据资产账面余额乘以()计算利息收入。

A.计划利率

B.平均利率

C.经信用调整的利率

D.实际利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如果一项预计存续期为10年的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时确定的违约概率,与后来预计存续期仅剩5年时确定的违约概率相同,则可能表明其信用风险已经()。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复合金融工具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权益成分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权益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负债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于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B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于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C 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核算。该部分费用,虽然与筹集用于企业合并的对价直接相关,但其核算应遵照金融工具准则的原则,有关的费用应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

D 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与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处理。即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费用,不管其是否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关于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指信用风险缓释合约、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及其他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

B.不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其他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其归类为衍生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C.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除融资性担保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第八条的规定处理外,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财务担保合同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D.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业务的信用保护买方和卖方,应当根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分类,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或《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列报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组合

B.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向企业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信息

C.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组合中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D.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公司于2×18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1000000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组合,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19年1月1日,将其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债券组合的公允价值为980000元,已确认的损失准备为12000元(反映了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因此以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假定不考虑利息收入的影响。甲公司重分类日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元。

A.20000

B.32000

C.12000

D.80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一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企业发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既含有负债成分又含有权益成分的,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甲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16年12月31日,以1000万美元(与公允价值相等)购入乙公司债券,该债券剩余五年到期,合同面值为1250万美元,票面年利率为4.72%,购入时实际年利率为10%,每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16年12月31日至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债券投资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每年年末按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余额分别为50万美元,40万美元和30万美元。2×17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1060万美元,2×18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1070万美元。有关汇率如下:2×16年12月31日,1美元=6.4元人民币;2×17年12月31日,1美元=6.6元人民币:2×18年12月31日,1美元=6.8元人民币。假定每期确认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利息收入时按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编制2×16年12月31日取得债券投资及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分录。(2)计算2×17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2×17年应确认的汇兑差额、2×17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发生额、2×17年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发生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3)计算2×18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2×18年应确认的汇兑差额、2×18年12月31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余额、2×18年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发生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4)计算2×18年12月31日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