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里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的观点()①否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收藏

B、②④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下列观点与鲁迅先生观点相一致的是()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D.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这个观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英烈保护法》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英烈保护法》于2018年4月颁布,同年5月起执行

B.《英烈保护法》彰显了国家坚决捍卫英雄烈士的鲜明价值导向和人民群众保护英雄烈士的坚定政治立场

C.《英烈保护法》以法律武器守护和捍卫英烈尊严,有力抵制了历史虚无主义

D.《英烈保护法》一共有33条法律条款

E.《英烈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既包括已经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也包括当代的英雄模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诸葛亮“隆中对”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亮当时仅27岁,为刘的诚意所感动,向刘备提出了

诸葛亮“隆中对”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亮当时仅27岁,为刘的诚意所感动,向刘备提出了被誉为“一对足千秋”、影响一个历史朝代的“隆中对”。“隆中对”是我国历史上军事战备系统分析与决策(或对策)的典型。下面是“隆中对”全文。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能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海,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隆中对”符合系统论的思想与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英烈保护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烈保护法》于2019年5月起执行

B.《英烈保护法》一共有33条法律条款

C.《英烈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既包括已经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也包括当代的英雄模范

D.《英烈保护法》以法律武器守护和捍卫英烈尊严,有力抵制了历史虚无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创造历史的是民众, ,使我们在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创造历史的是民众, ,使我们在影像背后发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审美趣味和思想光芒。

①点亮历史的是英雄②捕捉着时代之魂和人性之美③游刃有余的镜头穿越着苍茫时空④定格历史的是艺术家的蒙太奇语言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祁家延西》是土族人民著名的()。

A.历史传说

B.英雄叙事诗

C.英雄史诗

D.爱情叙事诗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 是历史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

B.英雄

C.杰出人物

D.政治领袖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英烈保护法》共(),对英雄烈士的历史功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法律地位、纪念缅怀英雄烈士活动、弘扬传承英雄烈士精神、烈士褒扬和遗属抚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法律保护及相关法律责任做出了规定。

A.28条

B.30条

C.33条

D.45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领导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