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明显的部位是()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答案
收藏

C、直肠和乙状结肠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明显的部位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从粪便标本中培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最直接的证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A.回肠末端B.乙状结肠与直肠C.升结肠D.降结肠E.累及整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男,29岁,间断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加重2周,大便10余次/日。静滴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10天后症状无好转。T39℃,Hb75g/L,粪便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结肠镜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伴糜烂及不规则浅溃疡,病理为重度慢性炎症,隐窝脓肿形成。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肠易激综合征

D.克罗恩病

E.慢性细菌性痢疾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女,25岁。间断性脓血便2年,粪便成形或糊状,每日1-3次,有时里急后重反复粪便检查无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无效。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克罗恩病(Crohn病)

C.慢性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慢性胃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男,52岁,乏力、纳差12年,间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个月来尿少,双下肢水肿,腹胀逐渐加重,3天前腹泻,黄稀水样便3次,2天来腹痛、发热,T38.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并发腹膜炎

B.胆系感染

C.结核性腹膜炎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肝癌破裂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传染源主要是患者、无症状HCMV隐性感染者和长期慢性HCMV携带者

B.胚胎期HCMV感染主要侵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脑、眼、耳发育及功能异常,脑是最易受侵犯的部位

C.妊娠晚期感染可导致胎儿心、肺、脑、肝、肾等多脏器的炎症病理改变,亦可单独表现为肝炎,常并发胆道梗阻

D.若在孕晚期HCMV原发感染,对胎儿的损害则更严重

E.诊断胎儿是否有HCMV感染的方法有:①绒毛活检②羊膜腔穿刺③脐静脉穿刺抽取胎血进行病原分离、PCR或HCMV-IgM检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39~141 题: 女性,30岁,低热,左下腹痛伴腹泻4个月余,无脓血便,既往有肺结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39~141 题:

女性,30岁,低热,左下腹痛伴腹泻4个月余,无脓血便,既往有肺结核史、5年前治愈,查体:轻度贫血貌,腹软,右下腹压痛,肝脾不大,肠镜检查,可见升结肠纵行溃疡伴周围黏膜鹅卵石样改变。

第 139 题 该患者首要鉴别疾病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升结肠癌

C.慢性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阿米巴肠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

A.脊柱

B.肋骨

C.骨盆

D.四肢长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改变是()

A.水肿

B.高血压

C.低蛋白血症

D.大量蛋白尿

E.高胆固醇血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水肿

B.大量蛋白尿

C.低蛋白血症

D.高血压

E.高胆固醇血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疾病中最常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是()

A.伤寒

B.霍乱

C.细菌性食物中毒

D.细菌性痢疾

E.阿米巴病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