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

B.本诗颔联正面描写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表弟。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

C.颈联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D.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全诗以繁复的语言,华丽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与亲人久别后不期而遇又匆匆离散的场面

答案
收藏

A、本诗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出自()。

A.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B.刘长卿《新年作》

C.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D.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剑客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的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

B.李诗中的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表现出诗人急于脱颖而出,成就一番功名以光耀门楣的心情

C.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两个不得志的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贾诗重在托物言志,以宝剑自比;李诗借景抒情,借凌烟阁抒怀

D.贾诗感情奔放,气势充沛,寥寥几笔已是剑中见人,干练豪爽,不落窠臼,是贾岛个人风格的代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
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飞塞①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飞塞:即飞狐塞,别本一作“狐塞”。 颔联的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联连用两典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秋风着笔,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B.本诗中的我是指诗人自己,而君是指的秋风

C.颔联写了始闻秋风后的感慨。风还是那么刚劲,人却已经苍老了,体现出诗人对物是人非的喟叹和年华老去的无奈

D.这首诗是刘禹锡晚年的作品。它表现出了沧桑老练的风格、昂扬的审美,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精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一意象,最早来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草并没有感情,但因为它远接斜阳,让主人公感到了难为情,所以称为无情

B.抒情主人公独倚高楼,从斜阳站到月明,夜不能寐,借酒消愁,结果却更添了几分乡愁,将一个思乡情切、颓唐萎靡的游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C.这组词的思想核心仍然是乡愁别恨,但意境开阔、宏大,读来颇有豁达、开朗、爽利之感,冲淡了羁旅的愁意

D.上片写景,下片直抒胸臆,阔远之景与深挚之情有机统一,使得深挚的感情更趋于颓靡,是以离愁别恨为主题的词作中的佳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

B.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道士却离观远行,拒绝接受这样的安慰

C.诗虽淡淡写来,却使人觉得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们,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在这过程中,心中的寂寞也随之化解

D.这首诗,看来象是一片浓墨重彩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苏幕遮·范仲淹(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二)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一意象,最早来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草并没有感情,但因为它远接斜阳,让主人公感到了难为情,所以称为无情

B.抒情主人公独倚高楼,从斜阳站到月明,夜不能寐,借酒消愁,结果却更添了几分乡愁,将一个思乡情切、颓唐萎靡的游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C.这组词的思想核心仍然是乡愁别恨,但意境开阔、宏大,读来颇有豁达、开朗、爽利之感,冲淡了羁旅的愁意

D.上片写景,下片直抒胸臆,阔远之景与深挚之情有机统一,使得深挚的感情更趋于颓靡,是以离愁别恨为主题的词作中的佳品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金陵:即今南京,历史上曾是三国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六朝国都。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崔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

B.李诗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造就了古老的丘陵。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C.李诗末两句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这两句诗暗示皇帝无道昏庸,倒行逆施,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D.崔诗先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又想象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A.7句

B.3句

C.4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别州民白居易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裳(注)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注)甘棠:《诗经·召南》有《甘棠》一诗赞美召伯。据说周朝召伯南巡时为了不惊扰百姓,在一甘棠树下办公。后以“甘棠”来称颂官吏的政绩()

A.首联写诗人离任时,父老准备筵席,拦路相送

B.诗歌前四句写出了百姓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诗人内心对杭州百姓的愧疚之情,可谓情真意切

C.第三联描绘了因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干旱的田地多,农民遭遇饥荒的现实情况

D.诗人临走时,还能给父老们留下在钱塘增筑的湖堤工程以救助当地的干旱灾荒,其自豪的心情表露无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以下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总的来说这首词是属于婉约派词作,但是又具有婉约派词作中少见的高阔意境

B.欲寄一句,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远方音书没有回音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更凸显了词中的愁意

C.罗幕一句,显然是把物的感情移到了人身上。人感觉到略微的寒意,燕子也好像无法忍受而双双飞走

D.昨夜句,意境开阔,千古传颂。西风凛冽,景虽肃杀,人亦萧索,但此句境界广阔寥远,表现出主人公在极度的悲愁后大彻大悟的心态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