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计算机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3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14号文)规定自2013年开始,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每年对辖区内银行进行一次关于()专项检查

A.设备维修情况

B.钞票清分质量情况

C.设备配置情况

D.全额清分进度完成情况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3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指导意见》(银办发{2013}14号)中要求银行金融机构采集到冠字号码数据信息保存时间是()

A.至少保存3个月

B.至少保存6个月

C.至少保存1个月

D.至少保存12个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
A.清分包括机械清分和手工清分B.手工清分应由清分机构组织专门人员,对不宜采用清分设备清分的现金进行清点处理。金融机构临柜人员对收入现金进行手工挑剔、鉴伪后付出的行为是办理业务的必要步骤,具有小额、分散的性质,不属于手工清分的范围C.10元及以上面额必须全额机械清分,5元及以下券别如不适合使用机械清分,可以组织手工清分D.20元及以上面额必须全额机械清分,5元及以下券别如不适合使用机械清分,可以组织手工清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有()

A.金融机构确认误收或者误付假币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

B.金融机构确认误收或者误付假币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

C.假币实物是金融机构误收误付造成的,对于研判假币犯罪活动有时效价值,所以规定要在确定后3个工作日内直接解缴

D.假币实物是金融机构误收误付造成的,对于研判假币犯罪活动有时效价值,所以规定要在确定后5个工作日内直接解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发生假币误收行为,误付假币,未对客户等值赔付,或者对负面舆情处置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误收误付假币应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而不报告的,涉及假人民币的,按照《》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B.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D.商业银行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金融机构确认误收或者误付假币的,应当在()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并在上述期限内将假币实物解缴至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A.2

B.3

C.1

D.5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金融机构确认误收或者误付假币的,应该在__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并在上述期限内将假币实物解缴至当地中国人民分支机构()

A.3

B.5

C.7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金融机构确认误收或误付假币的,应当在()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并在上述期限内将假币实物解缴至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A.2

B.3

C.5

D.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广东华兴银行假币收缴业务管理办法》,各营业网点确认误收或者误付假币的,应当在()内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并在上述期限内将假币实物解缴至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A.1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5个工作日

D.7个工作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确认为误收或误付假币的,营业网点应逐级上报,()向总行营运管理部及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假币实物应在()解缴至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A.3 个工作日内,7 个工作日内

B.3 个工作日内,3 个工作日内

C.3 个工作日内,5 个工作日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造成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误收误付假币的原因不包括()

A.业务操作流程不符合规范

B.现金未经鉴定对外支付

C.人员素质不适应准确鉴别新型假币的要求

D.机具老化或设置有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解缴假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金融机构误收误付造成的,在确定后3个工作日内报告并解缴

B.金融机构误收误付造成的,在确定后报上级行汇总解缴

C.柜面日常收缴的,由各金融机构至少每季度集中解缴一次

D.柜面日常收缴的,由各金融机构网点直接解缴或集中解缴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