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男,40岁。咳嗽,气息粗促,咳痰量多,痰质黏稠而黄,咯吐不爽,胸胁胀满,面赤身热,口干,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止嗽散

B.桑菊饮

C.二陈汤

D.清金化痰汤

E.加减泻白散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患者,男,40岁。咳嗽,气息粗促,咳痰量多,痰质黏稠而黄,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男,72岁。咳嗽、咳痰30年,加重伴气短10天。查体:神志清楚,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闻及少许干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血气分析示:Pa02 55mmHg,PaC0239mmHg。该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内分流

B.弥散功能障碍

C.肺通气不足

D.氧耗量增加

E.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咳嗽,气息粗促,痰多质黏稠黄,咯吐不爽,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其治法

A、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B、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C、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D、健脾化痰,宣肺止咳

E、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马某,女,45岁,已婚,教师2018年6月1日初诊:患者因三天前淋雨,出现发热恶风,鼻塞,流黄涕,咳嗽,自服感冒药症状不减,现症:咳嗽频剧,气息粗促,痰多质稠黄,咳吐不爽,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选方为()

A.沙参麦冬汤加减

B.黛蛤散合黄芩泻白加减

C.逍遥散

D.柴胡疏肝散

E.清金化痰汤加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男,36 岁。曾在幼时患麻疹,长期咳嗽、咳痰,痰可分层。患者到医院就医,其典型X线表现为()

A.片状阴影

B.不规则的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

C.条索状阴影

D.斑点状阴影

E.肺纹理增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男,75岁,间断咳嗽、咳痰12年,加重伴气短2天就诊。吸烟40余年,每天约1包。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动脉血气示PH7.34,PaCO2为48mmHg,PaO2为55mmHg.该患者氧疗的最佳方式是()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无重复呼吸面罩吸氧

C.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D.无创通气

E.普通面罩吸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男,50岁。咳痰咳嗽2个月,近几天痰量增加并痰中带血。为诊断是否为肺结核,可进行何种痰涂片染色()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墨汁染色

D.镀银染色

E.阿伯尔染色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男,70岁。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年。近1周来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加 重。使用抗感染、平喘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查体:半卧位,球结膜水肿,面色暗红,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该患者出现上述体征最可 能的原因是()

A.O2潴留

B.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C.右心衰竭

D.药物过敏反应

E.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男,62岁。慢性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促10余年。近日痰量增多,胸闷,呼吸困难。查体:呼吸32次/min,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首先应考虑()

A.支气管扩张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支气管哮喘

D.慢性肺脓肿

E.肺血栓栓塞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男,4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7日前患感冒,现症状加重,晐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稠色黄,或有腥味,难咳,胸胁胀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小青龙合剂

B.养阴清肺丸

C.清气化痰丸

D.补金片

E.百合固金丸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男,44岁。间断咳嗽、咳痰伴咯血25年,行HRCT检查示右中叶支气管囊状扩张,其余肺叶未见异常。近2日再次咯血,量约200ml,给予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欠佳。该患者宜选择的最佳治疗措施为()

A.支气管动脉栓塞

B.支气管镜下止血

C.手术切除病变肺叶

D.换用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E.静脉滴注鱼精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男,57岁。因咳嗽反复发作而就医,自诉平素咳声重浊,咳痰量多且浓稠成块,常常伴有脘腹痞满、不欲饮食。舌苔白腻,脉滑。该患者最宜选用的方剂是()

A.三拗汤合止嗽散

B.涤痰汤

C.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D.桑杏汤

E.荆防败毒散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