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注册会计师(CPA)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K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均为所销售产品的成本,K公司存货项目余额和生产成本发生额如下(金额单位:

人民币万元)

存货项目余额

2004年12月31日

2003年12月31日

原材料余额

7500

4800

在产品余额

6800

5300

产成品余额

13700

12400

2004年度

2003年度

生产成本发生额

175000

119000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K公司2004年度主营业务成本应为()

A.169500万元

B.172200万元

C.173700万元

D.177800万元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K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均为所销售产品的成本,K公司存货项目余额…”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对生产型企业K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Z注册会计师负责生产循环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Z注册会计师遇到以下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K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均为所销售产品的成本,K公司存货项目余额和生产成本发生额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在对生产型企业K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Z注册会计师负责生产循环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Z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K公司2004年度主营业务成本应为()。

A.169500万元

B.172200万元

C.173700万元

D.17780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按先进先出法核算。2003年12月31日,M公司甲产品期末结存数量为1200件,期末余额为5210万元,M公司2003年度甲新产品的相关明细资料如下(数量单位为件,金额单位为人民币万元,假定期初余额和所有的数量,入库单均无误): 日期 摘要 入库 出库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1 期初余额 500 2500 3.1 入库 400 5.1 2040 900 4540 4.1 销售 800 5.2 4160 100 380 8.1 入库 1600 4.6 7360 1700 7740 10.3 销售 400 4.6 1840 1300 5900 12.1 入库 700 4.5 3150 2000 9050 12.31 销售 800 4.8 3840 1200 5210 12.31 期末余额 1200 5210 在进行相关测试后,A注册会计师应提出的审计调整建议是()

A.调增主营业务成本190万元

B.调减主营业务成本190万元

C.调增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

D.调减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西南公司 3 月份共销售甲产品 700 件,乙产品 600 件。3 月份甲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 2000

西南公司 3 月份共销售甲产品 700 件,乙产品 600 件。3 月份甲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

本为 2000 元、乙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 1000 元。则西南公司 3 月末结转已售产品成本

的会计分录应当是()。

A、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B、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C、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D、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1400000

—乙产品 6000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企业以销售自产A产品作为核心性业务,在20×0年3月31日,该企业销售A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为10000元,税额为1300元,相应货款已经划入公司账户。此次业务中,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8000元,则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是()。

A.10000元

B.11300元

C.20000元

D.800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2010年12月31
日,M公司甲产品期末结存数量为1 200件,期末余额为5 210万元。该公司2010年度甲产品的相关明细资料如表6—3所示。(假定期初余额和所有的数量、入库单价均无误。)

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2010年12月3在进行相关测试后,审计师应提出的审计调整建议是()。

A.调增主营业务成本190万元

B.调减主营业务成本190万元

C.调增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

D.调减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按先进先出法核算。2003年12月31日
,M公司甲产品期末结存数量为1200件,期末余额为5210万元,M公司2003年度甲新产品的相关明细资料如下(数量单位为件,金额单位为人民币万元,假定期初余额和所有的数量、入库单价均无误):

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按先进先出法核算。2003年12月31

在进行相关测试后,A注册会计师应提出的审计调整建议是()。

A.调增主营业务成本190万元

B.调减主营业务成本190万元

C.调增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

D.调减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内审部门在审核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18年度财务报表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1)2×18年1月1日,甲公司以2000万元购买了乙公司资产支持计划项目发行的收益凭证。根据合同约定,该收益凭证期限三年,预计年收益率为5%。当年收益于下年1月底前支付;收益凭证到期时按照资产支持计划所涉及资产的实际现金流量情况支付全部或部分本金;发行方不保证偿还全部本金和支付按照预计收益率计算的收益。甲公司计划持有该收益凭证至到期。该收益凭证于2×1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提预期信用损失5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债权投资2000贷:银行存款2000借:应收利息100贷:投资收益100借:信用减值损失50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50(2)2×18年8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最近开发的C商品2000件,售价(不含增值税)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0万元;甲公司于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将所售C商品交付丁公司,丁公司于收到C商品当日支付全部款项,已取得对C商品的控制权;丁公司有权于收到C商品之日起6个月内无条件退还C商品,2×18年8月5日,甲公司将2000件C商品交付丁公司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收到丁公司支付的款项1130万元。该批C商品的成本为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由于C商品系初次销售,甲公司无法估计退货的可能性。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13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借:主营业务成本800贷:库存商品800(3)2×18年6月10日,甲公司以1200万元自市场回购本公司普通股1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拟用于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因甲公司的母公司(丁公司)于2×18年1月1日与甲公司高管签订了股权激励协议,甲公司暂未实施本公司的股权激励。根据丁公司与甲公司高管签订的股权激励协议,丁公司对甲公司10名高管每人授予100万份丁公司股票期权,授予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6元,行权条件为自授予日起,高管人员在甲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至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2名高管人员离开,预计至可行权日还会有1名高管人员离开。2×18年12月31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7元。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股本100资本公积1100贷:银行存款1200对于丁公司授予甲公司高管人员的股票期权。甲公司未进行会计处理。(4)2×18年,甲公司尝试通过中间商扩大B商品市场占有率。甲公司与中间商乙公司签订的合同约定:甲公司按照乙公司要求发货,乙公司按照甲公司确定的售价2000元/件对外出售,双方按照实际售出数量定期结算,未售出商品由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就所销售B商品收取提成费150元/件;B商品成本1000元/件,甲公司2×18年共发货1000件,乙公司实际售出800件,甲公司已收到代销清单,但未收到货款。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账款226贷:主营业务收入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借:主营业务成本100贷:库存商品100借:销售费用15贷:应收账款15(5)2×18年12月10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客户赊销一件W产品,总价为198万元,在法律上规定的1年质保期外,甲公司额外提供2年的质保期,在此期间如发生质量问题,甲公司负债维修或更换。含1年质保期的W产品单独售价为195万元,W产品延长2年的质保期单独售价为5万元。W产品单位成本为150万元。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223.74贷:主营业务收入19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74借:主营业务成本150贷:库存商品150其他相关资料:上述所涉及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除增值税外,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至(5),逐项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公司2011年12月有关职工薪酬业务如下:公司12月5日将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每件产品成本为0.2万元,计税价格(售价)每件产品为0.3万元,其中生产工人为100人,管理人员20人。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将自产的产品发放给职工时: 借:生产成本351000 管理费用70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421200

B.甲小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时,视同销售: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421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200

C.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240000 贷:库存商品240000

D.结转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240000 贷:库存商品2400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3%。有关资料如下:12月5日
,销售产品100件,单价1万元,增值税率17%,单位销售成本0.7万元,销售货款未收到;12月25日发生坏账损失4万元;12月28日收回前期已确认的坏账3万元,并存入银行。(单位:万元)

1.12月5日,销售产品时确认的收入为()万元。

A.70

B.117

C.100

D.84

2.12月5日,销售产品时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为()。

A.借:主营业务成本70

贷:库存商品70

B.借:库存商品70

贷:主营业务成本70

C.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库存商品100

D.借:库存商品1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00

3.12月25日发生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为()。

A.借:坏账准备4

贷:应收账款4

B.借:应收账款4

贷:坏账准备4

C.借:坏账准备3

贷:应收账款3

D.借:应收账款3

贷:坏账准备3

4.12月28日收回前期已确认的坏账的会计分录为()。

A.借:应收账款3

贷:坏账准备3

B.借:坏账准备3

贷:应收账款3

C.借:银行存款4

贷:应收账款4

D.借:银行存款3

贷:坏账准备3

5.12月28日收回前期坏账存入银行的会计分录为()。

A.借:应收账款3

贷:银行存款3

B.借:坏账准备3

贷:应收账款3

C.借:银行存款4

贷:应收账款4

D.借:银行存款3

贷:应收账款3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工业企业为销售产品而支付的应由本企业负担的运费应计入()科目。

A.管理费用

B.主营业务成本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