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肌内/皮下注射的并发症有()

A.局部硬结

B.感染

C.坐骨神经损伤

D.出血、断针

E.晕厥

F.过敏反应

答案
收藏

F、过敏反应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肌内/皮下注射的并发症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肌内注射的并发症()

A.神经性损伤

B.局部硬结

C.过敏反应

D.疼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关于药物在新生儿/婴幼儿体内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经皮吸收药物易导致局部中毒

B.肌内、皮下注射药物吸收差,易致局部形成硬结

C.肌肉组织未充分发育,末梢血液循环差

D.体表面积相对较小,皮肤角化层薄,皮肤、粘膜娇嫩,药物易于经皮吸收

E.经皮药物吸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降解破坏,减少血液浓度峰谷变化影响和毒副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疫苗接种途径有口服法、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等,现时接种的新冠疫苗的接种途径是()

A.口服法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肌内注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尼莫司汀的给药途径错误的有()

A.肌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静脉滴注

D.口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药物在新生儿体内吸收过程生理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长、胃排空慢,使得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吸收更为完全

B.胃液pH值相对偏低,碱性药物或酸不稳定药物(如青霉素)的生物利用度会降低

C.组织未充分发育,末梢血液循环差,肌内、皮下注射药物吸收差,易致局部形成硬结

D.静脉给药可直接获得较高的血药浓度,便于控制病情,但是风险高

E.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角化层薄,皮肤、粘膜娇嫩,药物易于经皮吸收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正确的是()

A.疼痛:针头刺入不宜超过45度,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皮下注射;拔针后给予冷热敷,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B.血肿、硬结: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意进针技巧。局部可用50%的硫酸镁湿敷

C.长期注射可给予局部按摩或热敷,以防硬结的产生

D.胰岛素注射后可以按摩注射部位,以促进药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张某,男,36岁。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病史。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和明显心悸、气促,不能平卧而入院。遵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红纠正心衰等治疗。医嘱给予苄星青霉素,此药的给药方法较恰当的是()

A.静脉滴注

B.静脉注射

C.缓慢肌内注射

D.快速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女性,70岁,因脑血栓致偏瘫。入院后发现其骶尾部有一5cmX6cm大小的溃疡灶,溃疡组织由发黑的硬痂复盖,表面干燥,推痂皮有松动感。对局部皮肤该如何处理()
A.加强翻身,避免局部受压 B(0(5碘伏皮肤消毒后,用无菌剪刀把硬痂及坏死组织剪去 C(用0(1%~0(3%利凡诺溶液湿敷 D(隔2~3日用去腐生肌的药膏敷伤口,局部加压包扎 E(肉芽新鲜、平整用康复新液或生理盐水湿敷B.碘伏皮肤消毒后,用无菌剪刀把硬痂及坏死组织剪去C.用0(1%~0(3%利凡诺溶液湿敷D.隔2~3日用去腐生肌的药膏敷伤口,局部加压包扎E.肉芽新鲜、平整用康复新液或生理盐水湿敷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皮内注射技术并发症有哪些()

A.疼痛

B.局部组织反应

C.注射失败

D.过敏性休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药物吸收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肌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口服

E.灌肠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