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成考(专升本)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54~55 问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

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54~55 问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第 54 题 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54~55 问题。 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第 30 题 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代,在鲁迅看来,实质是什么时代?(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 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

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 46 题 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

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第 36 题 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代,在鲁迅看来,其实质是什么时代?(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7 问题。 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7 问题。

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第 46 题 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一)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一)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46.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第 46 题 这段话可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一)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

(一)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本片段揭示了旧时中国人怎样的落后心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作者是怎样得出第一部分的著名论断的?这些论断和第二部分的"人肉的筵席”有什么逻辑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所指的“第三样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

A.英国哲学家

B.英国文学家

C.美国哲学家

D.法国哲学家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