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陕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中国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完成7、8题。7.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影 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经济

C.文化

D.宗教

答案
收藏

B、经济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陕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据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最近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完成3-4题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对本单元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B.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C.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少的姓氏

D.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怀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李”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截至2010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姓

B.唐朝时,李 为国姓

C.唐朝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

D.李姓的来源传说是上古时代的理姓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姓()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确认用户姓氏错误的是()

A.未询问用户姓氏

B.用户姓氏填写错误(客户姓王,系统填写李)

C.全程销售仅询问一次,客户未答复,销售填写先生/女士

D.先生\女士,我姓X,请问您贵姓啊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依据传说推测大约有五六千年,有确切文字记录的历史至少有3 300年。据统计,现在我国使用的姓氏有4 000多个(这不包括少数民族多字姓氏),而历史上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已经超过了23 000个。(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B.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

C.上古时期,姓氏有别。姓的偏旁为女,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只有通过不同的姓来区分不同的部落

D.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左迁:贬官,降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对姓氏描述错误的是__()

A.据统计,我国现存形式有三千六百多个,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两万两千多个

B.在奴隶社会,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的

C.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自天子到庶民都可以有姓

D.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明贵贱

E.《百家姓》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11世纪北宋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B.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姓,妇人称氏。氏可以用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可以用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的,可以通婚;姓同氏不同的,则不可通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C.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8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则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等等

D.号又叫别号、表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谓。号一般用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表示尊敬。如诸葛亮号卧龙,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乐天居士,李商隐号义山等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越南以()姓为最大姓氏。

A.阮

B.范

C.陈

D.黎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