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其体积之比为3:4,质量之比为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比是()

A.2:3

B.4:3

C.8:9

D.9:8

答案
收藏

C、8:9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其体积之比为3:4,质量之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1:2,体积之比V甲:V乙=2:3,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自由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F甲:F乙=2:5,则此两个物体在该液体中自由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是()

A.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

B.甲漂浮,乙沉底

C.甲、乙都沉底

D.甲悬浮在液体中,乙沉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越大的物体,其密度越小

B.质量越大的物体,其密度越大

C.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般是相同的

D.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叙述不符合本文原意的一项是:A.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所组成,但分子不是粒子极限,分子的
下列叙述不符合本文原意的一项是:

A.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所组成,但分子不是粒子极限,分子的结构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质子组成。

B.原子的体积是原子核的十万亿倍。

C.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突破,强子也有结构是在第二次大突破中发现的。

D.当前由于W-、W+、Z0的预言的被发现,近代物质结构理论正经历第四次大突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用同种材料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另一个是空心的。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是空心的

B.乙球是空心的

C.空心金属球的空心部分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

D.空心金属球的空心部分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将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原子质量:H:1、N:14、O:16)()
A.p(H2)>p(O2)>p(N2)B.p(O2)>p(N2)>p(H2)C.p(H2)>p(N2)>p(O2)D.p(N2)>p(O2)>p(H2)E.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产生的,从微观角度考虑,气体压强的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二是分子的密集程度(即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将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中,由于它们的温度相同,所以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而它们压强的大小是由分子的密集程度决定的,分子越密集,气体的压强就越大.它们的密度相同,即单位体积内气体的质量m相同,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M不同,所以,单位体积内气体的物质的量n也就不同.由n=eq \f(m,M)可知,由于M(O2)>M(N2)>M(H2),所以有n(O2)F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ρ甲 : ρ乙=3:2。将它们放入水中,待两球静止时,甲乙两球所受浮力F甲 : F乙=5:6,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球下沉到水底,且ρ甲 : ρ水=6:5

B.乙球在水中漂浮,且ρ乙 : ρ水=2:3

C.甲球在水中漂浮,且ρ甲 : ρ水=5:6

D.乙球在水中漂浮,且ρ乙 : ρ水=6:5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组成核糖体的RNA和蛋白质由②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②体积较大,③数目较多

C.比核孔孔径小的物质分子均可自由进出细胞核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物质结构研究的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物质世界,是如何由各自独特的微观粒子在不同层次上构成的;千差万别的物质性质是如何由它的微观结构所决定的。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突破。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人们逐渐弄清了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围绕着它作高速旋转的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虽然只有原子体积的十万亿分之一,但这种小小的原子核又是由中子、质子组成。在20世纪60年代,高能物理实验又发现了许多与质子、中子有强相互作用的新粒子,这些新粒子以及中子、质子、介子等统称强子。高能物理实验表明,强子也有结构,理论物理认为夸克是构成强子的下一层次粒子。理论物理学家把在夸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为胶子。果然不出所料,这种胶子1979年被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发现,又一次证明了理论物理的正确。1979年基于基础理论,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做出弱电中的三个中间玻色子W-、W+、Z0的预言,从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奖。1983年上半年在日内瓦的质子——反质子对撞机上找到了它们,实验值与理论预期值也高度符合。目前,物质结构理论正面临第四次突破。开头部分加点的“它”所指代的是哪一项:

A.各自独特的微观粒子

B.千差万别的物质

C.千差万别的物质性质

D.微观粒子和物质性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下列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相同的元素可能组成多种不同的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力、体积等)一定,其()也一定。

A.化学组成

B.动能

C.压力能

D.内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有个实心球,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其重力为12N当把球的一半体积没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球直接投入水中,自由静止时,球在水中的位置()

A.下沉至水底

B.悬浮在水中

C.漂浮在水中

D.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