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被告人邓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宣告后,被告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抗诉。该判决生效后,由中级人民法院报请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邓某身患重病,经邓某申请后监狱同意邓某暂予监外执行。本案的程序中有哪些违背刑事诉讼法的行为?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被告人邓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被告人张某,男,某市中恒塑钢有限公司临时工。2000年7月19日晚,被告人张某和工友李某等5人想进入公司财务室玩电脑,因财务门已锁,张某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平13起子,欲撬门入室。李某见张某撬不开门,就想抢过起子自己来撬,于是拽住起子一拉,结果因张某没防备往前一冲,起子刺进了李某的腹部,主动脉血管被刺破,当场血如泉涌,后因急性大失血休克而死亡。后经审理,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某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问: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被告人赵强某日驾驶“东风”牌卡车为其朋友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被害人谢某不让赵强将木材拉出
大门。赵强却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谢某赶来制止,并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令其停车。被告人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谢某摔下,驾车离开现场。谢某被摔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赵强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杀人罪

C.交通肇事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被告人张某,男,某公司临时工。2007年7月

案例分析题

第3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被告人张某,男,某公司临时工。2007年7月19日晚,被告人张某和工友李某等5人想进入公司财务室玩电脑,因财务室门已锁,张某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瓶口起子,欲撬门入室。李某见张某撬不开门,就想抢过起子自己来撬,于是拽住起子一拉,结果因张某没防备往前一冲,起子刺进了李某的腹部,主动脉血管被刺破,当场血如泉涌,后因急性大失血休克而死亡。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某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问: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被告人赵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一天,赵某在监舍内其床下,发现一把自制小刀,便骂问是谁的小刀。赵某骂着问了几遍后,见没有人理会。便将小刀扔到监舍对面水房的垃圾桶里。赵某回到监舍后,小刀物主(同监舍服刑人员)刘某与其发生争执并相互辱骂。刘某先动手打了赵某面部一拳,赵某即朝刘某面部还击两拳,随即两人被同监舍服刑人员拉开;经鉴定,刘某鼻骨骨折,损伤为轻伤。问:1)如果赵某构成犯罪,那么对赵某应如何处理?2)请从“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和严格控制死刑适用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刑法的有关规定,谈谈对本案的处理意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乙因其妻与其离婚而怀恨在心,意图报复。于一日晚,向其妻一人所居住的一个独立院落扔掷一枚自制炸弹,导致其妻因脚动脉被炸伤,失血过多而死亡。对某乙应定()。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爆炸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案例分析)被告人刘冬琼(女)的长子贾亮结婚后与父母分居生活5年,贾亮游手好闲,多次持凶器到其

(案例分析)被告人刘冬琼(女)的长子贾亮结婚后与父母分居生活5年,贾亮游手好闲,多次持凶器到其父母家闹事,无端打伤其父母,并数次持刀要砍杀其胞弟,以此向其父母索取财物。一日,贾亮又一次到刘冬琼家,用匕首威胁其父亲贾某,向其要钱。在贾亮与父亲厮打时,刘冬琼从地上拣起一木棒向贾亮的头部猛击数下,贾亮当即倒地,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当地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刘冬琼犯故意杀人罪,应被判处无期徒刑,即向中级法院提起公诉。中级法院受理后认为,被告人刘冬琼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其原因是不堪忍受其子贾亮的长期打骂、滋扰,是出于气愤将贾亮打死,其杀人行为情节较轻,且能够投案自首,判处被告人刘冬琼有期徒7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保安员吴某因琐事与业主发生争吵,继而发生打斗。吴某将业主推倒在地,导致业主倒地时撞到地上的石头,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吴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C.故意杀人罪(未遂)

D.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宋某于某日晚拦路抢劫女青年杨某,随后又将杨某强奸,因杨某反抗,宋某将杨某打成重伤,杨某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则宋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

B.强奸罪

C.抢劫罪

D.故意杀人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因怀疑同学偷了手机,13名未满18岁的学生在班长的带领下“动用私刑”,先后4次集体殴打同学周某,第4次时17岁的周某被殴打重伤。13名未成年学生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坐上了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法律保护我们成长 ②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 ③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 ④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未成年人亦同样如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被告人唐某和王某贩卖毒品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A.刑罚处罚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被告人,蔡某,男,32岁,原系国有企业的采购员。被告人,杜某,女,28岁。某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蔡某于2000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2002年10月,蔡某又起意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杜某商量,由杜某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杜某家中。晚饭时,蔡杜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杜某故意离家去别处睡觉。蔡某正欲行奸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蔡某唯恐被邻居发觉,用手扣住平某的嘴,被平某狠咬一口。蔡某又生恶念,用手猛扼平某的颈部,致平某窒息死亡。杜某次日回家,发现平某已死,当晚,蔡、杜二人将平某的尸体装入麻袋运送到郊外,投进了江里。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