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工程硕士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后“始作俑者”成为常用成语。下列正确使用这个成语的一句是:

A.《镜花缘》第七十九问:“你要提起‘左手如托泰山’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了‘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B.如果把1982年《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全国青年钢笔字比赛”作为硬笔书法比赛的始作俑者,那么这个比赛从创立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

C.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

D.南宋思想家朱熹对《礼记.大学》的“格物致知”命题作了系统的阐释和论述,可以说他是儒家这一认识论思想那个的始作俑者。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后“始作俑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以下主张不能反映“仁”的思想的()

A.苛政猛于虎

B.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孟子主张“无或乎王之不智”,其中“王”指()。

A.齐王

B.楚王

C.梁惠王

D.楚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教师在讲解“之”字的用法,下列“之”字不充当宾语的一项是()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守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B.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C.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D.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寡人之於国也》一文,文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类比梁惠王与邻国之君在治国方面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对“仁无敌,德有邻,万石对千钧”释义正确的是()

A.仁无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句为仁者无敌

B.德有邻出自《论语·里仁》。原句为德不孤,必有邻

C.石指石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通过阅读书里选自文章《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A.贤者亦有此乐乎------------乐:享乐

B.乐民之乐者-----------------乐:以…为乐

C.人不得,则非其上也--------非:不是

D.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第二个非:否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孟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儒家经典中《滕文公下》。

A.威武不能屈

B.贫贱不能移

C.富贵不能淫

D.此之谓大丈夫乎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哪部经典?由谁所说?

A.《孟子》,告子

B.《论语》,曾子

C.《孟子》,孟子

D.《论语》,孔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並說明其類型。①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②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並說明其類型。

①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

②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

③吾誰與爲鄰?吾無糧。(《莊子·山木》)

④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匈奴必以我爲大軍之誘,不我擊。(《漢書·李廣傅》)

⑥僑聞君子非無賄之難,立而無令名之患。僑聞爲國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難,無禮以定其位之患。(《左傳·昭公十六年》)

⑦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

⑧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傅》)

⑨今有固車良馬於此,又有奴馬四隅之輪於此,使子擇焉,子將何乘?(《墨子·魯問》)

⑩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國語·晉語八》)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