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国际商务单证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触发2007-2008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气候因素是()发生的连续干旱事件。

A.澳大利亚

B.巴西

C.印度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触发2007-2008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气候因素是()发生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目前全球的粮食年产量比满足全球人口的最低粮食需求略高。因此,那种认为将来会因粮食短缺而引发饥
饿危机的预言,是危言耸听。饥饿危机总是源于分配而不是生产。以下各项关于全球粮食需求的断定,哪项最符合题干?

A.将来不会有粮食短缺。

B.将来不会有饥饿危机。

C.将来不会有粮食分配不公。

D.将来粮食年产不低于目前。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了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

A.政治领导者

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

D.传媒曝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世界上每年的粮食产量稍许超过为世界人口提供最低限度的必需量。预测不足的粮食产量将引起将来的饥饿危机是没有意义的,任何饥饿危机将由分配问题引起,而不由产量问题引起。上面的论述假设了下面哪一项?

A.现在的粮食需求量比将来大。

B.世界食物产量的不足可以由更好的分配问题来解决。

C.世界粮食产量将继续满足或超过需求量。

D.今后,世界上的粮食分配将得到改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面对粮食危机,斯大林认定“小农所从事的个体经济已毫无生命力”、“我们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发展的”。在此背景下,苏联决定()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加快推行农业集体化

D.提倡垦荒和种植玉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联合国《2019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主要粮食品种的储藏特性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粮食、油料出仓的主要注意事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企业的信誉危机的主要表现为()。

A.产品危机

B.行业危机

C.资产危机

D.舆论危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所谓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生态
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破坏将使人们丧失大量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灾民而冲击周边社会的稳定。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

据专门从事生态环境研究的专家介绍,安全其实是针对风险来说的,就像以前有人提出粮食危机一样,人们才知道原来粮食也会有被人吃光的危险。近些年来,人类对于生态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干旱洪涝、沙尘暴、泥石流、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问题等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还有我们生存的环境。由于人口激增,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加快,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都受到威胁,那是应该考虑生态安全的问题了。

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什么?

A.人身安全

B.财产安全

C.生命安全

D.人类生存的环境安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粮食脂肪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和()。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